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工运研究

营口市总工会2010年度工会领导机关创新成果申报材料

发布日期:2011-05-18点击:

 

把帮扶站建在职工家门口

最大限度为职工排忧解难

——营口市总工会2010年度工会领导机关创新成果申报材料

近年来,营口市总工会针对我市困难职工现状和帮扶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工会帮扶救助长效机制,通过强化工会社区帮扶站建设,实现了工会帮扶救助阵地前移、服务重心下沉,有效提升了工会组织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能力,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健全完善帮扶长效机制,必须选择有效突破口

困难职工帮扶救助体系建设,事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企业对职工就不再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大量困难职工集中于社区,给社区稳定带来一定压力。这些困难职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具备政府救助条件,迫切需要工会组织给予救助,而市县两级帮扶中心开展救助时,是以到帮扶中心申请救助和基层工会上报的困难职工为帮扶对象,难以覆盖所有在档困难职工。同时,上级工会对职工的困难情况难以了解清楚,导致救助缺乏针对性。我们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让所有困难职工不论是生活困难,还是就业技能以及维权等方面的困难,能够随时得到解决。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困难职工最集中的地方打开突破口,把帮扶站建在社区,变过去帮扶工作坐门等客为主动上门救助,实现帮扶阵地的有效前移,真正实现帮扶长效机制。

帮扶站建在社区内,社区工会干部通过经常性走访调查,能够准确掌握社区内所有困难职工的生活状况,能够进行有针对性地救助。同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职工家庭新发生的困难,并及时实施救助,真正把帮扶救助工作做到困难职工家门口。帮扶站建在社区内,建在职工身边,对困难职工的救助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可以真正满足困难职工随时得到救助的需求。在社区建立帮扶站后,社区工会开展工作有了载体和抓手,可以充分发挥帮扶站的物资帮扶、就业帮扶、维权帮扶等工作职能,有效地解决社区内职工的各种困难,从而提高社区工会在职工群众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增强社区工会组织的活力。帮扶站能够常年送出温暖、随时救助困难职工,必将打造成为工会组织凝聚民心、奉献爱心、塑造形象,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品牌。

二、健全完善帮扶长效机制,必须有坚实的工作基础

社区是工会各项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和最前沿阵地。由于目前社区工会还存在着职能弱化、资金不足、力量单薄等问题,很难有效开展现实所需要的工会工作。没有健全完善的基层工会组织,为困难职工提供长效帮扶就无从谈起,社区工会作用也就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采取强有力推进措施,健全完善基层工会组织,是调动工会干部的积极性,推动社区工会各项工作的开展的前提,也是开展帮扶站建设、建立帮扶长效机制的组织基础。几年来,我们在加强社区工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组织保证、确定标准、典型推动、考评奖励等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工会社区帮扶站建设。

一是健全基层工会组织,为帮扶站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我们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支持,在解决了各县区工会主席进常委和乡镇(街道)配备专职工会主席并进同级党委班子的基础上,在全市14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配备了专兼职工会干部,强化了社区工会的组织建设,为社区工会建立帮扶站奠定了基础。

二是建立目标责任制,推动帮扶站建设深入开展。市总工会制订下发了《关于在社区建立工会帮扶站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全市具备条件社区全部建立帮扶站的工作目标,并提出了帮扶站建设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统一的工会社区帮扶站牌匾、稳定的帮扶救助资金、完善的困难职工档案、专兼职工作人员和有效的工作制度等“六有”标准,使社区工会开展帮扶站建设有了可以遵循的工作标准。市总工会将工会社区帮扶站建设纳入全会重点工作,建立了帮扶站建设目标责任制,定期听取帮扶站建设情况汇报,全年对帮扶站建设情况进行考评,组织召开帮扶站建设经验交流会和现场拉练会,总结推广先行试点的腾达、金牛山、振华等社区的做法和经验,为其它社区建立帮扶站提供样板。目前,我市144个社区中,符合建站条件的122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工会社区帮扶站,实现了具备条件社区建站全覆盖。

三是完善基础资料,为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依据。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职工困难的基本情况,是帮扶站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我们组织街道、社区工会干部集中时间入户走访调查,在掌握困难职工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把经过筛选的低保户以外的困难职工全部纳入救助档案。我们对全市工会建立困难职工实名制档案实行动态微机管理,市总工会与各市(县)、区总工会建立困难职工档案联网,每个季度对困难职工档案进行调查更新,作为发放困难职工帮困资金的基础性依据。我们指导帮扶站建立完善了困难职工登记表、救助物资收支明细表、物资实名发放明细表、困难职工来访记录表、再就业培训登记表等表格、账册,为开展帮扶救助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健全完善帮扶长效机制,必须有规范的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建立完善工会社区帮扶站各项管理制度,是确保帮扶站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帮扶工作效率,促进帮扶站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社区帮扶站要想有长久生命力,必须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为此,我们开展了工会社区帮扶站规范化建设活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社区帮扶站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导帮扶站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有效提高了工会社区帮扶站规范化建设水平。

一是制定帮扶资金和物资管理制度,确保帮扶站工作有序开展市总工会制定了《营口市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救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暂行)》,严格救助资金的审批手续和发放程序,杜绝了帮扶救助资金的挪用和挤占现象的发生。为了保证帮扶救助物资价廉物美实用,市总工会和各县区工会成立了集体采购领导小组,采取统一购货、统一配送的方式为帮扶站配备救助物资。我们要求帮扶站对救助物资的发放坚持“入户调查核实、班子集体决定、实名制发放”的原则,帮扶物资的管理发放实现了阳光操作、公开透明。

二是建立帮扶审计监督制度,促进帮扶工作规范运行。市总工会经审委员会和相关部门定期对各县区工会的帮扶救助资金使用和物资管理发放进行专项审计,对帮扶站建设启动资金使用情况、帮扶物资的发放和管理等采取入户走访与电话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查,并对检查结果予以通报,促进了各帮扶站资金和物资发放的规范化管理。今年,我们新上了一套帮扶站管理软件,市总对全市所有帮扶站实行联网管理,对帮扶工作进行监督,推动了各帮扶站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是建立困难职工就业服务工作制度,为职工就业搭建平台。制订了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城镇新增长劳动力及家民工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介绍工作岗位工作办法,指导社区工会依托帮扶站建立了就业信息员队伍,收集整理本区域内职工诉求、企业需求等就业信息,为困难职工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创业扶持等咨询服务。帮扶站针对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专业技能素质低的情况,定期举办工艺品钩编、营养配餐、家政服务、餐饮服务业等技能培训班和小型岗位洽谈会,帮助职工在家门口解决就业问题。

四是建立社区劳动争议调解制度,预防和调解劳动争议纠纷。我们按照“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指导社区工会以帮扶站为载体,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开展社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全市各级工会与劳动、法院和司法等部门普遍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四方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了工会调解、仲裁调解和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劳动争议调解局面。通过在社区推行劳动争议调解管辖协议、社区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共建协议、制订劳动争议排查和调解回访等工作制度等措施,有效地预防和调解了社区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四、健全完善帮扶长效机制,必须有强有力的物资和资金保障

帮扶工作不仅需要“两节”送温暖、中秋“送亲情”、“金秋助学”等集中帮扶活动,更需要对困难职工的进行经常性救助。工会的帮扶救助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物资保障,要想实现帮扶站正常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作用,必须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稳定的资金支持和丰富的物资储备。为此,市总工会把资金的筹集作为帮扶站建设的最关键环节,切实加强了帮扶站软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

一是加大对帮扶站硬件投入,提高帮扶站现代化办公水平。我们协调各县区政府,在社区办公条件紧张的情况,按照“紧紧依托社区建站”的要求,在社区办公楼内解决20平方米左右的帮扶站用房,同时凡是新建的社区办公楼都首先考虑给帮扶站留出用房,有效解决了建站场所问题。为了加快社区建站速度,采取下拨县区工会帮扶资金的方式鼓励社区工会建立帮扶站。市总工会成立了帮扶站检查验收领导小组,深入到社区按照建站标准逐个验收,验收合格后根据不同情况,按照一个帮扶站六千或两万元不等的标准下拨给县区工会,由县区工会为社区帮扶站配送物资。2009年,市总工会和县区工会还为社区帮扶站投入资金50余万元,为所有帮扶站配备了液晶电脑,有效提高了帮扶工作效率。

二是市县两级工会和县区财政列入预算,为帮扶站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市总工会每年为每个帮扶站拨付5000元帮扶救助资金,同时县区工会按同比例配套5000元帮扶救助资金。市总工会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县区政府按照同比例配套5000元帮扶救助资金,并将此项支出纳入政府年度预算。这样,全市每年按照“1:1:1”的比例由市总工会、县区工会、县区政府对帮扶站固定投入180万元,如资金再有缺口,就通过社会捐助等措施补充解决,使帮扶站有了稳定的资金保障。

工会社区帮扶站的建立,使社区工会开展工作有了载体和抓手,拓展了帮扶范围,提高了帮扶水平目前,全市122个社区帮扶工作实现了经常化。2008年至今,全市各社区帮扶站共上门救助困难职工3.8万人次,为困难职工送去帮扶物资折合人民币390万元。2010年,全市各帮扶站共举办职工就业技能培训班20余期,培训职工1100人次,举办小型岗位洽谈会58场,达成就业意向6600个,帮助4900人实现就业。社区帮扶站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为职工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职能,把帮扶工作惠及到了社区内所有困难职工,为职工解决了大量的生活、就业、维权等实际困难,有效化解了社区内的不稳定因素,提升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为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工会组织应有的贡献。20101126日,省总工会在我市召开了全省工会帮扶站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总结推广了我市开展工会社区帮扶站建设、建立帮扶救助长效机制的工作经验。

  • 附件: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