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工运研究

营口市总工会2009年度工会领导机关创新成果申报材料

发布日期:2011-05-18点击:
 

创新社区工会工作新模式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几年来,经过全市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我市大中型以上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已基本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各项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但我们从实践中感觉到,社区和村级工会仍然是个薄弱环节,硬件不硬、资金不足、机制不健全、活动难开展,导致工会活力不足,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成为当前工会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针对这种情况,市总工会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重新确定主攻方向,以社区工会为突破口,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工作重心下沉,坚持把工会活动落实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作用发挥在基层、效果体现在基层指导思想,着力解决基层活力不足、能力不强、作用不大的问题,全面加强基层工会组织活力建设。

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探索出了“抓基础、抓机制、抓载体、抓指导”的“四抓工作法”,有效解决了社区工会活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全市基层工会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抓基础,强化增强活力的组织保证

完善的组织体系是增强工会活力的基础。针对社区和村中的经济单位规模小,分布不集中,不利于上级工会组织开展工作的问题,我们首先从加强社区工会组织建设入手,通过建立建会目标责任制,发挥党建带工建的作用等措施,在全市所有社区和村中建立工会联合会,实现了全市社区(村)工会组织二次覆盖,为社区工会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提供了完善的组织保证。同时,又在社区工会组织中建立了“三支队伍”,即:热心工会工作的兼职工会干部队伍、高素质有责任心的职工代表队伍和有各种专长的活动骨干队伍,保证了社区工会工作扎实开展。目前,全市共建立社区和村级工会联合会490个,其中,社区工会136个。有兼职工会干部、职工代表和各类活动骨干近3万人,保证社区工会的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兼职工会干部由会员选举产生,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各项工会工作,履行工会职责;职工代表由工会选拔培养和职工群众推荐,他们分布于社区和村中的各类小经济单位之中,既是社区(村)工会和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络员,又是信息员,负责通报信息、联络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有各方面特长的活动骨干的带头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丰富了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增强了社区(村)工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二、抓机制,突出增强活力的关键环节

切实履行工会维权职责,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关键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针对社区工会工作比较薄弱,维权职责落实不到位的现状,市总工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重点,着力加强社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有效推动了社区工会维权职责的落实,促进社区工会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是建立了社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通过典型引路的方式,指导全市所有社区普遍建立了由工会、法院、劳动、司法组成的“四方联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采取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并妥善处理社区内各种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和争议案件,使大多数劳动矛盾纠纷和争议案件在社区内就能得到解决,有效解决了社区工会维权难的问题。

二是建立了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机制。在总结推广虎庄、永安、熊岳等镇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经验的基础上,在各办事处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团,由工会牵头,吸收相关方面人员参加,负责协调社区内非公小企业劳资双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了集体合同制度的落实。指导社区制定区域性“三条线”工资标准、行业性的工资定额标准,有效破解了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商难的问题。目前,全市有369个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建立了工资平等协商机制,涵盖非公小企业5479个,覆盖职工14.5万人。有384个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建立了区域性职代会制度,涵盖非公小企业4500个,覆盖职工10.5万人。全市98以上的非公小企业普遍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有力地推进了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是建立了民主管理机制。针对社区、村所辖的非公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规模小、分布不集中,不能独立、按时召开职代会,职工的民主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的问题,我们建立了区域(行业)性职代会制度,下发了《关于我市区域(行业)性职工代表大会工作的意见》,要求不具备单独召开职代会条件的小型企事业单位(50人以下),依托区域(行业)建立区域(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召开工会联合会职代会,明确规定区域(行业)性职代会职工代表名额应按不低于职代会覆盖的企事业单位职工总数的10%确定,但总数不低于30人。区域(行业)性职代会围绕职工的实际利益,充分发挥民主审议和民主监督作用,大力推进集体合同制度的落实,动员组织非公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职工群众参与工资协商谈判、企业民主管理和劳动争议处理,有效的维护了职工的民主权利。

四是建立了社区工会帮扶救助机制。为解决社区困难职工到上级工会求助不方便的问题,准确了解和掌握社区困难职工情况,及时有效的开展帮扶救助,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采取帮扶重心下沉,帮扶工作下沉,帮扶阵地前移的方式,大力推进社区帮扶站建设,加大对社区帮扶站在帮扶资金和帮扶物资方面的投入,逐步弱化市、县(区)帮扶中心的职能,强化社区帮扶站的职能,变过去等客上门为现在的送温暖到家。目前,在全市144个社区中,具备条件的116个社区普遍建立了工会帮扶站。两年来,市(县)区两级工会共为社区帮扶站投入帮扶资金和物质累计达273.2万元,其中,市总拨付资金134万元,并且逐年递增。今年,市县()两级工会一次性投资50万元,为所有社区帮扶站配备了液晶电脑,实现了全市社区帮扶站微机联网,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各社区帮扶站都建立了临时救助和长效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还配备专人担任救助联络员、就业信息员、法律咨询员和心理调解员,随时了解掌握困难职工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救助,有效发挥了社区帮扶站的职能作用,深受广大职工群众的好评。

三、抓载体,发挥增强活力的特色功能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是增强社区工会活力,扩大工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紧紧依托社区工会帮扶站、工会志愿者队伍和各类骨干,广泛开展各类活动,以活动促活力,既满足了职工群众的需求,又活跃了社区工会的工作,扩大了社区工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一是依托社区帮扶站开展节日走访慰问活动。为保证辖区内特困职工的节日需求,在“两节”和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前,社区帮扶站都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困难职工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工会组织的深情厚谊,让每名困难职工都能过上安乐祥和的节日。

二是依托工会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者活动日”。社区工会每月组织一次有各种手艺的志愿者,开展为社区居民义务理发、义诊、法律咨询、心理调节、家用器具修补等服务活动,使广大群众更多的了解工会,认可工会,扩大了社区工会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依托辖区内非公企业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活动。为提高非公小企业职工技能素质,各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紧紧依托企业广泛开展了各种职工技能竞赛活动,以此来促进职工技能水平的提升。如站前区盼盼路非公经济联合会针对辖区餐饮服务企业多的特点,每年都组织开展烹调、礼仪等竞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是依托社区职工兴趣活动组织,广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社区工会根据职工的不同兴趣爱好,成立了各种兴趣活动组织,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如趣味运动会、歌曲演唱会、乒乓球赛、书画展等,极大的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了社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四、抓指导,为增强活力创造条件

为保证社区工会扎实有效的开展好各项工作,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增强活力,充分发挥作用,我们采取建立制度、加强指导、典型引路等措施,积极为增强社区工会活力创造有利条件。

1、完善社区工会建设和干部管理制度。下发了《营口市社区工会工作暂行规定》,要求在社区和村中建立工会联合会,通过建立建会目标责任制,发挥党建带工建的作用等措施,实现了全市社区工会组织二次覆盖;制订了《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培训计划》,建立了工会专兼职干部、职工代表和工会活动骨干的培训机制,实行工会专兼职干部和职工代表持证上岗、业务培训制度,每年都举办工会干部、职工代表培训班,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考核、激励机制。对社区工会专兼职干部,由上级工会建立考核档案,采取定期谈话、半年考核、年终述职、群众评议等方式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并将考核结果报组织部门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参照依据。对职工代表和活动骨干,由其所在单位工会组织建立档案,年终由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进行考核评议。市总工会每年都对完成工作任务较好的专兼职工会干部、职工代表和活动骨干,授予优秀工会工作者和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对工作成绩突出、职工群众认可的职工代表和活动骨干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

2、积极争取市委和各级党政的重视支持。先后制定下发了《营口市社区工会工作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区域行业职代会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行业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在全市社区中普遍推行建立了区域行业工资协商制度、职代会制度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市、县(区)工会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将社区工会工作纳入党委对基层组织的目标考核之中,为促进社区工会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3、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为推动社区工会建设示范引路。在全面推进社区工会建设,不断增强社区工会活力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加强宏观政策指导、制度规范,另一方面采取典型引路,示范推广。先后总结了虎庄镇熊岳镇服装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盼盼路非公经济联合会规范化建设、站前区社区工会建设、西市区社区帮扶站建设等典型经验,召开了经验交流会,为推进全市社区工会建设提供示范。

几年来,通过采取“四抓工作法”,促进了社区工会活力的进一步增强,社区劳动关系进一步和谐稳定,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较好的发挥了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社区工会真正成了职工群众信赖之家。

 

  • 附件:
  • 视频: